首页 >  资讯 >  详情

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介绍(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)

2023-03-26 14:41:38来源:互联网

1、端午节、春节、清明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民间节日。下面是边肖带来的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构成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2、每年端午节家家都会包粽子,但今年的端午节很特别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、我和奶奶会等到天黑才包粽子。夜幕降临,弯弯的月亮,像一艘金色的小船航行在蔚蓝的大海上;银色的星星,像灿烂的微笑,在高天上闪烁。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忙着包——包粽子。我依偎着奶奶,

4、学包粽子。

5、奶奶真的知道怎么包粽子。她用勺子在盆里挖了一些糯米,用手卷着粽子叶,把糯米倒进去,用五颜六色的线扎起来,把包好的粽子连成一串。奶奶做的饺子真好看。它们被称为像角一样的“三角饺子”。各种各样,很有意思。

6、我包了粽子,突然想起一件事。我问:“奶奶,为什么要在农历五月初四晚上包粽子?”奶奶笑着回答:“包饺子还有故事呢!””“奶奶,那就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吧!”我恳求地说。

7、“好吧!”奶奶摘下老花镜,摸着我的头说。我双手托着下巴,睁大眼睛听着这个感人的故事。

8、“战国时期,楚辞《屈原》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,同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。但楚怀王听信谗言,疏远了她。公园前278年,楚国都城被秦国入侵,屈原悲愤交加。今年5月初,他恨恨地投河自尽。

9、消息传出后,古洛河畔的人们争先恐后地用渔船打捞他的尸体。有人用鱼虾伤害屈原,陆续从家里带饭来。“不要伤害钟良,不要咬屈原。”后来,在五月初五,人们采摘粽子,用肉、米和枣包裹起来,做成粽子。

10、入江祭奠屈原。"

11、奶奶的故事结束了,我也想了很多。屈原关心国家和人民,为国家着想。我们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。

12、端午节是中国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。粽子、茶蛋和艾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。

13、小时候端午节提前一周就兴奋了,因为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。那时候生活单调又苦,根本吃不下东西。说起粽子,不仅好吃,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也很有趣。

14、每年端午节到了,我妈头一天晚上拍一锅糯米饭,第二天早上我和我妈一起包好。糯米和大枣加入绿叶做成三角形的粽子,放在大锅里煮3、4个小时。之后,我妈妈把粽子泡在两个准备好的桶里。

15、等凉了,小心翼翼地推开竹叶,咬一口白嫩的糯米,紫枣就会露出头来,蘸白糖再吃。那时候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。

16、端午节前夕,家家户户都把山上采集的艾叶贴在门上,说是为了辟邪。我们的孩子只是跟风,不懂其中的含义。

17、端午节那天早上,妈妈起床后,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,以后会一直戴着。据说我们可以驱除疾病和邪灵。其实在我心里,这些五颜六色的丝线就是我心中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。一些家庭也花一些钱给他们的孩子买香包随身携带。

18、我妈妈用一些小布片自己做的,里面塞了一些棉花,还放了一些草药。即便如此,我们还是很开心。

19、童年假期的回忆是快乐的,节日的气氛比现在更浓。

20、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。据说这个节日是古代流传下来的。当时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。屈原是以忠于国家,热爱人民,投江自尽的。为了防止河里的鱼毁了屈原的容貌,大家开始把褐色的种子包起来。

21、然后把粽子扔到河里,让那些鱼吃粽子,又不损害屈原的健康。因此,人们会包美味的粽子来纪念这一天,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,一些地方会举行粽子比赛.

22、端午节,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,是杀鸡,包饺子,拜神。今天早上,我们全家早早起床,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。各种准备都做好了,我们洗了手,开始包粽子。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。

23、很多人邀请奶奶去他们家帮忙包粽子,包完自然会给奶奶送一些。我呢,最喜欢吃粽子,看到粽子就忍不住馋。于是,我把粽子叶留在了手边,吃着美味的粽子。这种瘦肉葱馅的粽子是最好的。

24、我大口大口地吃着,不一会儿就解决了好几个粽子了。“嘻嘻……”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来,我不知所措地难为情起来了,可自己又很疑惑,他们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?终于有个人肯要告诉我原因了:“看你这个大花猫,

25、吃得满脸都是。”说着把纸巾给我,我一擦,结果纸巾上全是米饭粒,我也不禁笑了起来。

26、终于把粽子做好了,这个时候已是中午了,我们赶紧拿上鸡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。只见奶奶和妈妈双手合上,跪着,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一大堆话,说完以后便烧起了纸钱。

27、这一天,我过得非常开心,因为既有美味棕子吃,还可以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——包棕子的来源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[ 相关文章 ]